Melilotus indicus

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印度草木樨
别名
小花草木樨
学名
Melilotus indicus (Linnaeus) Allioni
中文科名
豆科
中文属名
草木樨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南亚、中亚至南欧
云南分布
产地不详。
引入省份
  • 上海
  • 云南
  • 北京
  • 台湾
  • 四川
  • 安徽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新疆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甘肃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青海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徐海根,强胜.中国外来入侵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杨俊龙,尚平.消脱止-M治疗外伤性肿胀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09(s1):283-284.
[4]张兴福,薛艳,张铁军,等.HPLC法测定草木樨中香豆素[J].中草药,2005,36(11):1722~1724.
[5]潘建斌,廖时余,谟理波,等.草木樨有机酸类化合物的成分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0):58~59.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50cm。根系细而松散。茎直立,作之字形曲折,自基部分枝,圆柱形,初被细柔毛,后脱落。叶柄细,与小叶近等长,托叶披针形,边缘膜质,长4~6mm,先端长,锥尖,基部扩大成耳状,有2~3细齿;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状楔形至狭长圆形,近等大,长10~25mm,宽8~10mm,先端钝或截平,有时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在三分之二处以上具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7~9对,平行直达齿尖,两面均平坦。总状花序细,长1.5~4cm,总梗较长,被柔毛,具花15~25朵;苞片刺毛状,甚细;花小,长约2.2~2.8mm;花梗短,长约1mm;萼杯状,长约1.5mm,脉纹5条,明显隆起,萼齿三角形,稍长于萼筒;花冠黄色,旗瓣阔卵形,先端微凹,与翼瓣、龙骨瓣近等长,或龙骨瓣稍伸出;子房卵状长圆形,无毛,花柱比子房短,胚珠2粒。荚果球形,长约2mm,稍伸出萼外,表面具网状脉纹,橄榄绿色,熟后红褐色,有种子1粒。种子阔卵形,径1.5mm,暗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入侵等级
5级
入侵危害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本地动植物的生存。
控制方法
加强管理,将其扩散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以全草入药,民间以叶、花制成软膏,用作外用药,或煎服用于治疗浮肿、腹痛、疟疾等症;主要含香豆精、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药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草木樨属植物含有香豆素、黄酮、酚酸、皂苷等具有一定抗炎、抗菌活性的几类物质。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Fl. Pedem. 1: 308 (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