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hrosia candida

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白灰毛豆
别名
短萼灰叶
山毛豆
学名
Tephrosia candida Candolle
中文科名
豆科
中文属名
灰毛豆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印度
云南分布
产地不详。
引入省份
  • 云南
  • 台湾
  • 四川
  • 广东
  • 广西
  • 江西
  • 海南
  • 湖南
  • 福建
  • 重庆
  • 香港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范志伟,沈奕德,刘丽珍.海南外来入侵杂草名录[J].热带作物学报,29(6):781-792,2008.
[3]徐晔春,臧德奎.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草本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形态特征
灌木状草本,高1~3.5m。茎木质化,具纵棱,与叶轴同被灰白色茸毛。叶柄长1~3cm,叶轴上面有沟;托叶三角状钻形,被毛,宿存;羽状复叶长15~25cm,小叶柄长3~4mm,密被茸毛;小叶8~12对,长圆形,先端具细凸尖,上面无毛,下面密被平伏绢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15~20cm,疏散多花,下部腋生的花序较短;苞片钻形,脱落;花长约2cm;花梗长约1cm;花萼阔钟状,长宽各约5mm,密被茸毛,萼齿近等长,三角形,圆头,长约1mm;花冠色、淡黄色或淡红色;子房密被绒毛,花柱扁平,直角上弯,内侧有稀疏柔毛,柱头点状,胚珠多数。荚果直,线形,密被褐色长短混杂细绒毛,长8~10cm,宽7.5~8.5mm,顶端截尖,喙直,长约1cm,有种子10~15粒。种子榄绿色,具花斑,平滑,椭圆形,长约5mm,宽约3.5mm,厚约2mm,种脐稍偏,种阜环形,明显。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入侵等级
5级
入侵危害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本地动植物的生存。
控制方法
加强管理,将其扩散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白灰毛豆是优良的绿肥植物,改良土壤效果好;种子粗蛋白质含量30%,是优质饲料,叶片粗蛋白质含量15.90~21.14%,粉碎后作饲料养猪的配合饲料,可节约饲料粮约40%左右;树干可制小农具柄,作蔬菜棚架,秋冬开花,是理想的蜜源植物;其干材、枝材燃料性能较好,热值与褐煤相当;该种花量大,花朵洁白,极为素雅,抗性极 强,粗生,可丛植于路边、山石边、林缘观赏,也常用于公路、铁路护坡。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Prodr. (DC.) 2: 249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