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 Westwood, 1856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粉虱科
中文属名
蜡粉虱属
中文名
温室白粉虱
拉丁名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 Westwood, 1856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楚雄(元谋、禄劝)、大理、昆明、丽江、普洱、曲靖、香格里拉、玉溪(元江)、昭通(巧家、大关)等。
国内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原产地
北美西南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约0.2mm,侧面观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mm,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1龄若虫体长约0.29mm,长椭圆形,2龄约0.37mm,3龄约0.51mm,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mm,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侧面观),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入侵危害
1975年在北京发现入侵中国,现几乎遍布中国。寄主于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甜瓜、西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焉,甚至全株枯死。温室条件下一年发生10余代。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地区的越冬虫态不同,一般以卵或成虫在杂草上越冬。繁殖适温18~25℃,成虫有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多散产于叶片上。若虫期共3龄。各虫态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抗寒力弱。早春由温室向外扩散,在田间点片发生。
控制方法
①农业防治:a.培育“无虫苗”育苗时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苗房进行熏蒸消毒,消灭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增设尼龙纱或防虫网等,以防外来虫源侵入;b.合理种植避免混栽,避免黄瓜、番茄、菜豆等白粉虱喜食的蔬菜混栽,提倡第一茬种植芹菜、甜椒、油菜等白粉虱不喜食、为害较轻的蔬菜。二茬再种黄瓜、番茄;c.加强栽培管理,结合整枝打杈,摘除老叶并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虫口数量。②生物防治: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当番茄平均每株白粉虱成虫在0.5头以下时,每隔2周连续3次释放丽蚜小蜂每株共15头,可控制白粉虱的发生为害。③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强烈的趋黄习性,在发生初期,将黄板涂机油挂于蔬菜植株行间,诱杀成虫。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应在虫口密度较低时早期施用,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
参考文献
[1]赵永霜,欧晓红.云南省有害昆虫外来种及其管理.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入侵学术研讨会.2006.
[2]周尧.中国粉虱名录[J].中国昆虫学,1949,3(4):1-18.
[3]陈斌,冯明光.两种杀虫真菌制剂与低用量吡虫啉对温室粉虱的协同防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934-1938.
[4]戴鹏,刘林州,臧连生,等.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取食和寄生选择[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1):20-25.
[5]任顺祥,邱宝利,戈峰,等.粉虱类害虫的监测预警与可持续治理技术透视[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1):7-15.
规范学名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