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ntispa longissima ( Gestro, 1885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铁甲科
中文属名
Brontispa属
中文名
椰心叶甲
别名
椰棕榈叶甲
叶子刚毛叶甲
红胸叶甲
拉丁名
Brontispa longissima ( Gestro, 1885 )
入侵等级
5级
云南省分布
红河(河口),云南属于适生区和潜在分布区。
国内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台湾。
原产地
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8~10mm,宽约2mm,体扁平狭长,头部红黑色,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方形,具有不规则的粗刻点。前缘向前稍突出,两侧缘中部略内凹,后缘平直。前侧角圆,向外扩展,后侧角具一小齿。中央有一大的黑斑。鞘翅中前部有8列刻点,中后部10列,刻点整齐。鞘翅颜色因分布地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全为红黄色,有时全为蓝黑色。足红黄色,粗短。幼虫白色或乳白色。
入侵危害
椰心叶甲危害棕榈科椰子、大王椰、油棕、槟榔、假槟榔、皇后葵、老人葵、酒瓶椰子、华盛顿椰子、蒲葵、散尾葵等11种作物,成虫与幼虫均取食植物未展开的心叶表皮组织,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狭长褐色条纹,心叶展开后呈现干枯的褐色坏死条斑,使叶片皱缩、卷曲,甚至枯萎。虫害减弱了被害植株的生长能力,使之不耐干旱,易染病害,易受台风损害,植株减少结果甚至不结果,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控制方法
①化学防治,爆发初期通常采用喷药方式作为应急措施,常用药剂为氯氰菊酯、乐斯本、丁硫克百威、啶虫脒等;挂药包法防治椰心叶甲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措施之一,在海南挂药包药剂多为椰甲清粉剂(杀虫单和啶虫脒复配),含触杀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成分。该粉剂渗透性强、内吸性好、持效期长,通过降雨淋溶直接触杀害虫或内吸进入心叶,药效缓慢释放;对高干椰树进行茎干注射和根部埋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呋喃丹颗粒剂,30%乙酰甲胺磷乳液注干防效较好。②利用绿僵菌防治虽速效性和防效上不如化学药剂,但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除此以外,目前已有两种寄生蜂在控制椰心叶甲实践中较为成功,为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
参考文献
[1]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杜予州.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2,49(06):1708-1715.
[2]泽桑梓,刘宏屏,李浩然,雷白时.对有害生物椰心叶甲风险性及对云南省棕榈植物潜在危险性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05):90-94.
[3]鞠瑞亭,彭正强,李跃忠,池杏珍,严巍,徐颖,杜予州.入侵害虫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J].园林科技,2007(03):34-37.
[4]张波,赖韦文,杨少波,邓灿武,江雪伦,林孝文,向安强.华南沿海外来生物椰心叶甲入侵的历史考察[J].福建林业科技,2015,42(03):184-189.
[5]谢鹏辉,秦长生,廖仿炎,邹志文,夏斌.椰心叶甲在国内的危害与防治研究概况[J].江西植保,2006(01):27-31.
[6]方世凯,梁正,李琳,冯健敏.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5(05):56.
[7]邱俊英.福州市园林害虫调查及三种新害虫的发生与防治[D].福建农林大学,2009.
规范学名
Brontispa longiss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