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icus piniperda ( Linnaeus, 1758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小蠹科
中文属名
切梢小蠹属
中文名
纵坑切梢小蠹
拉丁名
Tomicus piniperda ( Linnaeus, 1758 )
入侵等级
5级
云南省分布
全省广泛分布。
国内分布
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先后在吉林、陕西、云南、浙江、重庆等地大发生。
原产地
广泛分布于欧亚各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5mm,头部、胸部背板黑色,鞘翅红褐色至黑褐色,全身布满绒毛和刻点,有强光泽。额部隆起,额心有点状凹陷,额部底面光滑平亮,额面刻点圆形,分布疏散。前胸背板呈梯形,前窄后宽。鞘翅上的刻点排成列,刻点沟凹陷,斜面第二沟间部凹陷,表面平坦光滑。幼虫体长5~6mm,低龄乳白色,老熟时黄白色,体肥壮,微弯曲,多褶皱,头黄色,口器褐色。
入侵危害
纵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主要危害云南松,一年发生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越冬现象,具有世代重叠,每年5~11月蛀梢,11月~翌年5月蛀干,以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部分雌虫蛀干、筑坑产卵后退出坑道,重返枝梢蛀食补充营养后,再次侵蛀树干筑坑产卵繁殖。孵化幼虫向与纵坑垂直方向或放射方向咬蛀子坑道,取食韧皮部,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引起树木死亡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深入研究,在云南及四川、贵州交界地区危害的原认为是纵坑切梢小蠹,实际为云南切梢小蠹,与中国北方分布的真正纵坑切梢小蠹并非同一种。历史上因为二者未加以分清,导致记录信息可能产生很大混淆,至于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是否有分布、分布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控制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蠹害木,清理蠹害木,进行药物熏蒸或烧毁处理,防止虫害扩散。②从生态学原理出发,逐步营造混交林,控制小蠹的林间种群密度,保持林内生态平衡。③利用小蠹虫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诱捕,于其扬飞前挂入林内,定期收集诱捕到的成虫,集中灭杀。
参考文献
[1]朱振华.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生态研究现状[J].云南林业科技,2003(01):52-55.
[2]张理.治理松纵坑切梢小蠹新思路[J].云南林业,2002(02):18-19.
[3]马学玉,胡劭骥,叶辉.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5种切梢小蠹种间关系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2):126-130.
[4]马学玉,吕军,叶辉.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云南切梢小蠹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5):398-405.
[5]王平彦.云南松三种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6]张凯鹏,徐海峰,樊巍,苗力,于庆研,盖文涛,苑静,李强.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05):52-53.
[7]孔淑芬,张海忠,王东风,蒋红卫,杨俊山,赵志华,任广阔.松纵坑切梢小蠹及其防治[J].吉林林业科技,2005(05):37-38.
[8]路荣春.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生态学的研究及其有效引诱物质的探索[D].北京林业大学,2008.
规范学名
Tomicus piniper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