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1926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双翅目
中文科名
潜蝇科
中文属名
斑潜蝇属
中文名
南美斑潜蝇
拉丁名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1926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昭通。
国内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
原产地
南美洲
形态特征
南美斑潜蝇成虫翅长1.7~2.25mm。中室较大,M3+4末端长为次生端长2~2.5倍。额明显突出于眼,橙黄色,上眶稍暗,内外顶鬃着生处暗色,上眶鬃2对,下眶鬃2对,颊长为眼高的1/3,中胸背板黑色稍亮。后角具黄斑,背中鬃2+1,中鬃散生呈不规则4行,中侧片下方1/2~3/4甚至大部分黑色,仅上方黄色。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基本黄色但具黑色条纹直到几乎全黑色,胫节、跗节棕黑色。幼虫体白色后气门突具6~9个气孔开口。雄性外生殖器:端阳体与骨化强的中阳体前部体之间以膜相连,呈空隙状,中间后段几乎透明。精泵黑褐色,柄短,叶片小,背针突具1齿。蛹初期呈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潜蝇颜色深且体形大。后气门突起与幼虫相似。
入侵危害
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叶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叶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极大。该虫幼虫常沿叶脉形成潜道,幼虫还取食叶片下层的海绵组织,从叶面看潜道常不完整,别于美洲斑潜蝇。危害种类有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小西葫芦、人参果、樱桃番茄、蓖麻、大白菜、棉花、油菜、烟草等19科84种植物。
控制方法
①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虫区,严禁从有虫地区调用菜苗。②利用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趋黄性,可采用在田间插黄板涂机油或贴粘蝇纸进行诱杀。③化学药剂可选择2%天达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48%天达毒死蜱1500倍液、40%绿菜宝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
参考文献
[1]肖宁年,何丽平.南美斑潜蝇在云南的地理分布[C].中国昆虫学会学术年会.2001.
[2]问锦曾,雷仲仁,王英.云南贵州两省南美斑潜蝇的考察[J].植物保护,1998,24(3):18-20.
[3]范寰,陈颖.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04,10(1):19-21.
[4]范京安,彭炜,王异,等.南美斑潜蝇在四川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检疫,1998(6):344-346.
[5]喻泽懿,刘昌权,龙育堂,等.南美斑潜蝇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1999,27(5):30-33.
[6]李笑硕,邢振彪,孔繁婷,等.1.8%爱福丁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03-203.
规范学名
Liriomyza huidobrensis